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章 家人(第1页)

想通了,江又梅就爬了起来,由于起得太猛,感到一阵眩晕,差点又跌到床上,看来这具身子太弱了,以后不仅要加强营养,还要锻炼身体。

低头看看身上的衣服,睡觉时穿的衣服古代应该叫中衣吧,中衣大概是白色的,也可能是黄色的,还补丁落补丁,闻闻袖子,一股子霉味,再把衣襟拿到鼻子底下闻闻,还是一股子霉味。

或许才对这具身子有了感应,江又梅觉得浑身上下奇痒无比,头也痒,她抓抓头,像卷在一堆的干草,真不知原主有多长时间没洗澡了。床头有一套灰色衣裙,这应该是她的衣服了,还是脏,还是打了补丁,先穿上吧。

推开门,白日的强光刺得她睁不开眼睛,她适应了一会儿,才跨过门坎来到院子里。举头四望,还是一个字穷

三间土坯茅草房,一间堂屋,一间卧房也就是她一直睡觉的地方,一间放杂物的屋子。左边还有一个低矮小草屋,这应该是厨房了。院子倒是挺大,用大概一人高的土墙围着,前院偏小,右边有棵柳树,地上光秃秃的显得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土坑更加醒目,后院比前院大上许多,却杂草丛生,江又梅猜想当初把后院弄这么大应该是想把它当菜地的吧,只是这个家大的是傻子,小的又太小,连根毛菜都没种。后院墙离山脚不远,不知道当初这是谁的主意,房子修得小,围墙却修得又高又结实,至少安全意识非常强,防止野兽跑进家里。

江又梅来到厨房,倒是干净,灶台上除了灰连点油污都没有,找了一圈,只找到四根小红薯。

老天,不要她还没找到挣钱的法子就先饿死了。若是这样,她可是最倒霉的穿越女了。

“梅子,梅子。”随着喊声一个女人走了进来,这个女人大概三十多岁快四十的年纪,岁月虽然在她的脸上刻上了风霜但也看得出年轻时的俊俏,她背上背了个背篓,衣服有补丁还算干净,看到站在厨房前的江又梅吓了一跳,大声嚷道“哎哟,你怎么起来了风寒是不能见风的,你说你这闺女,都当娘了还这么不让人省心,快回屋里躺着去。”

这应该是原主的娘吧,江又梅不太确定,也不敢乱喊,结结巴巴地说,“哦,我好多了,身上痒,想洗澡。”

这个女人摸了摸江又梅的前额,“噢,是不烫了。老天保佑,你总算挺过来了。”她直接忽略掉江又梅想洗澡的愿望,把背篓放下,先拿出一个装了几根腌黄瓜的碗,又拿出一个布口袋,边把里面的玉米面倒入缸里边说“娘上辈子歉了你们的,这辈子当牛做马地还你们。比我小的人都开始享子孙福了,偏偏我生了你们几个讨债鬼。山子聪明又孝顺,却天生体弱,一阵风都吹得倒,一年有大半时间躺床上。有子更可怜,他上月才满十五岁呀,就要去从军,你说说那么大一家子那么多的壮劳力偏偏让他去,天呐,他还是个半大孩子啊,这是嫌我命长了,要把我气死啊。”说着,她就坐在灶台边的小凳子上抹眼泪。

这就是原主的亲娘李氏了。听她这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苦,江又梅得到了许多信息。

李氏看江又梅傻愣愣地不言语,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伸出手在江又梅的大腿上掐了一把,“你说你个死丫头,原来多伶俐的姑娘,多少后生小子想娶你,你可好,非得嫁给那个脑袋都坏掉了的流浪汉,皮囊好看有屁用,连自己的名子都不知道。傻就傻点吧,命还那么短,成亲不到一年就死了,留下你们孤儿的,看看这过的是什么日子呀。”说着又掐了江又梅几把。

江又梅疼得眼泪都出来了也不敢乱叫乱跑,因为她巴不得李氏多掐几下泄愤,多骂几句,她就能多知道些这个家的情况。

李氏看到女儿连痛都不知道叫,更是气得心慌,像倒豆子一样把心里的愤怒和郁气一下子倒了出来。

从李氏絮絮叨叨中,再加上昨晚小包子说的一些话,江又梅知道了原主的一些情况。

江又梅出生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爷爷因为是西河村唯一的童生,所以村民都尊称他为江大爷,奶奶卫氏,生有三子一女。江大爷在十六岁时中了童生,后来却再也没有进益,但对儿孙们的教育和所抱的希望却始终如一,从他给儿孙们起的名子就可见一斑。

大儿叫江大学,二儿叫江大富,大女儿叫江大梧因为是女儿不好叫江大五,三儿叫江大车。

只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三个儿子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大儿、二儿读了几年私熟后就不想读了,江大爷打折了几根竹棍都没能把他们的心思再拉回到书本上,只好由着他们回乡务农当个庄稼汉。三儿读了十几年的书,连教私熟的先生都说别浪费束了,他没那个天份。于是三儿也回来了,好在多读了几年书,被镇上的一家酒楼掌柜看中去做了帐房,又做了掌柜的女婿,媳妇、孩子都跟他住在清水镇。

大房的大孙子江又书资质平平,读了十几年书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在两年前二十岁时无心再读选择回家。江又书虽然读书不行,但人活络,也没有读书人的清高。回乡后在村里开了个杂货铺,平时也帮人写写家书,逢年过节写个对联什么的,收入比纯种田还高一些。

二房的二孙子江又山,也是江又梅的双胞胎哥哥,身体羸弱,却天赋异禀,敏而好学,15岁中童生,18岁时中秀才。江大爷当时激动得痛哭流弟,焚香祷告列祖列宗,江家以后就要出个官老爷了,自己死后也有脸去见他们了,云云。

这是西河村有史以来出的第一个秀才,整个西河村人都欢天喜地,奔走相告,简直比过年还热闹,被东河村压制了这么多年终于扬眉吐气了。

十几年前东河村出了个秀才,后来中举到邻县做了九品主薄,直至如今做到县令。东河村的村民自此后就认为东河村的风水要比西河村好得多,不好能出文曲星吗连东河村的后生都比西河村的后生好找媳妇。

哪成想西河村的江又山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还是禀生,连县老爷都夸此子前途不可限量。那肯定就能中举了,说不定还能中进士,能进京去见皇上,那得是多大的荣耀啊

本来江大爷准备自家掏银子摆流水宴的,但里正却抢了这个差,“这不只是你们江家的荣耀,这也是整个西河村的荣耀,应当村里出钱摆宴。”于是全村村民有钱出钱,有肉出肉,有力出力,摆了整整三天的流水宴庆贺,那炮竹声连着响了好长的时间。

但江又山却因为考秀才耗尽心力掏空了身体,又强撑着迎接乡亲们的恭贺,终于病倒了,至今两年了还ian病榻。这是江大爷最深的痛,因此病了大半年,身体也大不如前了。

二房的三孙子江又有虽然没有二哥聪慧,但非常用功,可以说是头悬梁,锥刺骨,在今年春也考上了童生,先生说勤能补拙,将来很可能中秀才,中举人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江大爷继续让他在私熟里读书。

三房的四孙子江又路、五孙子江又勤还小,分别是十二岁、九岁,也在私熟读书,先生的评语也是资质平平,能考个童生就顶天了。江大车对他们的预期是子承父业,将来当个帐房,最好是越老爹当个掌柜。

江家还有五个姑娘,大房的江又桃、江又李、江又枣,二房的江又梅,三房的江又杏。江又桃、江又李、江又梅都已出嫁,江又枣已订亲,江又杏还小,刚刚七岁。

这一大家子至今还没分家,老三虽然一家都住在镇上,但每月还是要交银钱回来。

江大爷管家有方,家里没有特别的极品,每个人都有些小心思但还算勤勉守本分,所以日子过得也倒平静。

只是在六年前出了一件轰动全村的大事,丢尽了江家的脸面,也就是原主在西山野林里救了一个重伤的男人并死活嫁给了他,被江大爷逐出了家门,并放话从此不再认这个孙女。江又梅从六年前走出江家大门至今都没有再回过江家。

江又梅救的那个男人由于伤了脑袋失去了记忆,只知道自己姓林,人们就叫他林大郎。

林大郎长得极其英俊挺拔,还有一手打猎的好本事。在五年前打猎时遇到了十几只狼,他为了救同去的几人把群狼引到了别的地方,等人们去找他的时候,只留下了一只鞋、一大滩血和几根骨头。

自从林大郎出事后,江又梅的爷爷奶奶也放下了当初的怨恨,只是脸面上过不去还没让江又梅回江家,但也睁只眼闭只眼地由着江又梅的爹娘江大富和李氏时常偷偷来给江又梅母子送些粮食和干点活。

想想原主还真可怜,冲破重重阻碍嫁给一个脑袋有问题的男人,过了不到一年的日子就当了guafu。

前世有句话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原主很不幸,但为母则强,为了儿子也应该振作起来,而不是终日浑浑噩噩、迷迷糊糊,只知沉迷往事,不管年幼的儿子。

算了,逝者已以。就让自己代替她照顾好儿子吧,江又梅心想,占了她的身体总要代替她做些事吧。

看到李氏哭得伤心,江又梅无比同情。也是,生的三个孩子没一个省心的,一个病秧子,一个guafu兼神经病,唯一一个正常的还要去送死,谁摊上谁闹心。请牢记收藏,&1t;

热门小说推荐
学神教学霸谈恋爱

学神教学霸谈恋爱

穆知礼指着面前冷眸黑脸的少年说你还敢出现在我面前。谭冰看着眼前炸怒得二嘚我们认识吗?随便炸毛名字与本人不符(受)x傲睨万物名字与本人都很冻人(攻)穆知礼我是直的。谭冰巧了,我也是直的。校园文,破镜重圆,双男主,酸甜口味,狗血,1+1he...

人体的极限

人体的极限

简介关于人体的极限孙亚男硕士毕业后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工作异常顺利,只是一年后厌倦机关里工作作风,辞职后做职业作手。逐渐带着巴克和哈力一起走进了修行之道,并结成伴侣。...

穿书之女主她不想死

穿书之女主她不想死

穿书之女主她不想死啊!...

穿成穷鬼!十二岁种地养家糊口

穿成穷鬼!十二岁种地养家糊口

奶奶强势,爷爷不管,爹爹腿断家人不肯医治,亲娘软弱受欺负,哥哥弟弟饿得瘦骨伶仃!重生在一穷二白的家,她强势分家,踹开奇葩亲戚,拳打不长眼的白莲花,带着一家人种田挣钱!以一己之力把哥哥弟弟培养成肱股之臣!什么男人?哪有搞事业重要!女人照样可以千古留名!成为人人敬仰的重臣。父母懦弱?不慌,不慌!磨炼磨炼还是好父母!来在穿成穷鬼!十二岁种地养家糊口...

道爷我飘了

道爷我飘了

那一年,他以孱弱之身舌战金丹,论道今世长生缘,细说仙途分高下。那一年,他以飘然之姿告诫后来的农帝,修行路上,从无一个逍遥人。那一年,他遭遇心性大变的大事,而心性未大变,就觉着这辈子修仙不会差到哪里去。然而他感觉今天与女妖精论道时候,又飘了。(作者有22o万字精品老书道门念经人推荐,欢迎品鉴)...

汉骧

汉骧

土木人穿越三国,成为一名兵户遗孤,前世本是蜀汉粉,今生却在袁术麾下。武不出其类,智不拔其萃,原来当牛马,现在又炮灰?龙骧利用技术优势,抢先在合肥筑城叠防,他挑起孙曹两家消耗,给刘备争取育时间,无论是冢中枯骨,还江东鼠辈,能坑皆坑。刘馥龙骧小儿狂悖无礼,曾言丞相去了合肥,也得送去烧窑搬砖,应兵讨之。曹操时机未到。刘勋闻桥蕤二女有国色,可惜困在那合肥曹操即刻点兵。周瑜龙骧好色奸佞,主公不可信其谗言。孙权你在教我做事?诸葛亮那龙骧表面奸佞,却敢在惊涛骇浪中行船,真不是等闲之辈,将军要匡扶汉室,此人可善加利用之。刘备先生不知,他就是备的人。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