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六月底,江南区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的时节到了,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号称‘双抢’,抢收抢种,农人忙的屁股不粘,‘春争日,夏争时,凡事愁早不愁迟’,晚稻栽植正值盛夏,万物生长迅,前一个时辰栽的秧与后一个时辰插的秧也有明显区别,耽搁一后,即使是同一丘田里,先后所插的秧颜色就绝然不同。
所以又有俗语‘插田如上阵,打禾如抢宝’的说法,这个时节也是大明王朝的百官农忙节,也就是三王进京的第二,七月大朝的前一,这一朝廷放假一日,各衙门官员和在京王公贵族皆要到里参加插秧,太子朱标则代表皇上前往城外象征性插秧。
一大早,李维正去署衙点卯,却被告知今日农忙节,他不用培训规则,须到城外一起参加插秧,这没有什么可以商量,锦衣卫的官员当即给他一只装秧苗的簸箕,一顶斗笠,不用换朝服,直接和其他官员一起去城外。
放眼望去,城外田野里是一片片如明镜般的水面,白亮之色如幔毯般铺在大之上,点缀在其中的是不计其数的黑点,这是抢种农民,今年风调雨顺,佑大明,北方的小麦和南方的早稻都喜获丰收,田野里到处可见一张张喜悦的笑脸,
明初官员的种田可不像今的植树,不是做做样子就可以混过去的,每个官员都是自己的硬指标,多少秧苗、多大面积都有严格的规定,上至一品太师,下至从九品吏目,无人能例外,若胆敢徇私舞弊,雇人下田,一旦被弹劾,轻则丢官、重则流放,因此,平时朝廷里一身斯文的官员们纷纷卷裤下田,体会农人的辛劳。
李维正的责任田位于金川门外,是一块约一亩的官田,周围都是和他一样的任官员,他虽出身农门,却从未下过田,这一点朝廷也替他们想到了,特让一个老农教授他们种田技巧。
一群五六十名官正围在旁边听老农传授经验,“这整田如绣花,绝对是件细致活,一丘田平整出来留一掌养田水,要求平整如镜,一则放水时利于全丘灌到,再则头禾秧短,插在高处容晒死,插到水洼里又容淹死,生长不一,抽穗就不会整齐,所以说犁田要深,耙田要平,锄头底下看收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说插秧,俗话说‘头禾粘粒米,二禾插到底’,说的是头禾秧苗短小,故讲究插秧要浅,利于尽快返青分蘖,而晚稻讲究“二禾子不要粪,全靠秋风秋雨送”一则说明晚稻更多依靠风调雨顺,雨水足、气温高,稻子才能长得好,另外,秋风一到,虫害减少,丰收就有了几分把握。同时也说明晚稻插下去就要禁得起风雨摇摆。所以二禾子讲究插到底,一来防秋风吹得秧苗脱泥随水飘走,再者防成熟期倒伏,影响收成。”
老农讲得头头是道,可学生们大多一知半解,几个年轻的官员听到‘二禾子讲究插到底’时,不觉悠然神往,眼睛里闪烁着热切的目光,不知到他们想到哪里去了?
老农年年岁岁照本宣科,早已经形成了一套招式,他讲完一通理论,便拿起一株秧苗,指着中间的部分道:“记住了,插到这么深就可以了,前后左右各隔半尺,就这么多,**就顺了,大家抓紧时间干吧!”
大家一哄而散,各自去自己田,李维正把裤子卷得老高,光着脚进了田,田泥又腻又软倒也十分舒服,太阳虽毒,却不觉得热,他刚开始下手生涩,可插了几支秧苗后,便渐渐找到感觉,竟一路领先,这插秧也是讲份,最后熟能生巧当然是一个样,可熟的过程却能看出一个人的资质,当别人连一行的一半都没插到时,他已经转弯插第二行了。
在田埂上巡视的老农也惊讶蹲在他旁边看他插秧,他伸手试了试深度,不深不浅正好,老农见他长得粗壮,便点点头笑问道:“年轻人,你在家里是老把式吧!”
“没有,我这也是第一次插,我觉得关键就是要找那种感觉,找到了就一路顺利。”李维正站起身擦擦汗笑道。
老农一拍大腿赞道:“说得不错,就是这个理,关键就是要找到手感,当年我足足插了三才找到这种感觉,可你居然只要一盏茶时间。”
老农无限感慨,这个年轻人不当农民去当官,着实有点可惜了。
这时,田埂上围得人越来越多,众人窃窃私语,议论着李维正,他越插越快,不到一个时辰便大功告成,而其他人皆只插了一小半。
“好了,第一个已经结束。”两名考评官员大声宣布,他上前拱手笑道:“恭喜了,你这可是有记录以来第一人,你任务已经完成,这边登记一下便可以回家了。”
李维正登记了名字官职,他下午还要去礼部参加学礼,他洗脚穿上了鞋,回头望着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秧苗,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今的顺利,会不会是明升迁的先兆呢?这时他心中忽然生出一种念头,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为官一方,去种一种田呢?
.........
朱元璋虽然没有去城外,但皇宫御花园也种了一百多亩稻子,其中朱元璋本人亲自种了一亩,他则带领侍卫、太监们在这里栽插秧苗。
和朱元璋在一起劳作的,是他的两个爱孙,一个是长孙朱允炆,另一个则是燕王长子朱高炽,朱高炽今年十二岁,小朱允炆半岁,年纪虽小但长得却颇为肥胖,只插了一会儿秧苗,便已累得气喘吁吁,他虽然外形不佳,但品行端正、仁厚儒雅,也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见他插秧吃力,便慈爱拍了拍他的头笑道:“胖孙儿,歇一会儿吧!”
“皇爷爷,您歇一会儿吧!我不累。”朱高炽见朱允炆插得比他多,正埋头苦干,他便起了争胜之心。
朱元璋见朱允炆也是满头大汗,他呵呵笑道:“你们两个都停下来,和朕一起过来歇息。”
朱允炆和朱高炽不敢不听,都放下了秧苗,朱元璋一手牵一个,带他们来到一棵树荫下坐下,几名侍卫连忙给他们送上了水,朱元璋喝了一口水,取下草帽扇了扇,他望着绿油油的稻田,感慨道:“你们看见没有,这些可是国之根本啊!”
朱允炆接口笑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皇爷爷指的其实是民乃国之根本。”
朱元璋见扁头儿聪敏,心中大慰,他眼一瞥,见次孙高炽似乎有所思,便打笑道:“胖孙儿,你每餐吃得多,想必更有体会吧!”
朱高炽挠了挠后脑勺,有些难为情笑道:“孙儿在想,假如有什么的粮食作物产量又多又好种,咱们大明的粮食问题可就解决了。”
一句话说中朱元璋的心事,今年户部的数据,大明王朝已经突破了七千万人,粮食问题便开始有些尖锐起来了,年初他特下旨,严禁民间私自酿酒,又鼓励百姓开荒种,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大明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多,粮食问题会始终困扰大明。
朱高炽虽不像朱允炆那般站得高,却指出了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朱元璋默默点了点头,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走来,躬身禀报道:“陛下,燕王和晋王在外求见陛下。”
“宣他们觐见。”朱元璋似乎知道他们要来,他便站起身对两个孙儿笑道:“你们随我来,先歇息一会儿。”
纵横VIP20231025完结6071万字数43794万总点击581万总推荐文案欲戴其冠,必承其重,难承其重,定夺其冠。边城少年抬头的那一天,满眼帝王将相冠冕不正,于是扬刀开始了猎冠的征程。这是一个以君王为猎物的故事!...
文案傅寻第一次见到曲一弦,是在西安。她隔着橱窗,在挑糖画。第二次见她,在黄河壶口。她赤着脚,脚背沾了土,脏灰脏灰。当晚沿河留宿大通铺,她哼着曲,把行李搬到他上铺,问你下我上,没意见吧?第三次见她,她开着巡洋舰,在环线上带客,拉脊山顶又是风又是雪的,她坐在车里翘着脚,笑眯眯问事不过三,你跟我跑了大半个中国,你是不是喜欢我啊?顶级文物鉴定专家的男主VS救援队领队女主一个关于救援,寻找和守护的故事内容标签都市情缘三教九流天作之合天之骄子主角傅寻,曲一弦┃配角江沅,袁野,彭深...
简介关于农门的悠然生活刚领上结婚证的小两口新婚夜竟然双双穿越到不知名古代?楚夏一头扎进李清远的胸膛,惨兮兮的说道,可惜我那还没住上几天的新房子啊,这是什么艰苦人生!李清远摸了摸她的脑袋,笑着,没事,就当来新世界玩真人游戏打副本了。于是乎两人开启了在农门的新生活,种种菜,种种瓜,开个小铺子,搞点小副业赚钱顺便再生个人类幼崽(本文主打的就是一个家长里短,闲趣生活,没有什么大的起伏故事噢)...
简介关于那片风景刚刚好重活一次是肖琳没想到的,久违的母爱也全了前世的遗憾,平淡的生活也是肖琳梦寐以求的。变故来临之际,肖琳是有预感的,只是舒心的日子久了,竟一不小心跌入深渊。一场赐婚,一场阴谋,叫她失去至亲,生了心魔。再悔再恨也无用。那就同归于尽吧。我想与将军做个交易。什么交易?我要左相府一个不留!城外乱葬岗。沐辰,是你吗?是我,别怕,我来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的。我带你回家。本着同归于尽的目的,在地狱的大门处却出现一双温暖的大手抓住她,告诉她,他希望她好好活着。真好,原来这世界还有一个人牵挂着她,也不虚此行了。...
作品简介关于末世土豪我真没想收太多女神啊简介末世降临,所有人类都得到一年的时间能量,能量耗尽,就会死亡。并且还要遭受丧尸病毒和寒流暴风雨地震海啸台风大洪水火山干旱等各种天灾的爆锤!意外重生的萧扬,回到了末世来临的前1o天,前世的空间异能也随之而来。于是,他开始疯狂的囤积物资。萧总,您的庇护所改造好了,请您验收!萧公子,您的奔驰重卡8x8越野房车到了,请您接收萧少,您的末世版豪华游艇到港了,请您查收!…...
简介关于级神豪开局十倍返现郑谦偶然获得恋爱神豪系统,只要在认识的女人身上花钱,竟然能获得十倍返现?!郑谦你可能赚了,但我绝对不亏。不多说了,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