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 斩将夺旗显峥嵘(第2页)

但李业部却大不相同

因为早在德静,最初领兵时,李业就和诸军士定过规矩。

战功不只以人头为算,策应友军、保护侧翼,弓弩、步槊等士卒抵御敌阵,远程杀伤,也是功劳。

每次军功,应该由战后集体分配,且集体军功重于个人,反而是因为抢功,而不顾友军,轻易离开队列者,严惩不贷!当然,如斩将、夺旗、陷阵,这种的确个人作用为主的情况除外。

李业这大半年树立的信用在那里,大多数士卒还是愿意遵守的。

至于几个因为新附,不服规矩的,杨师厚受命总督军纪,从不留情!

“衙军第六都,暂领十将李业部,斩一百三十又八,夺旗,斩敌酋级!”

战斗结束,唐军大部在石子岭下驻营,第一件事情是打扫战场,第二件事情就是清点战功。

节度使幕府判官郑洵,召集各部主副将,宣读斩获统计。

藩镇骄兵悍将,互不服气,生怕对方抢自己军功,那是一刻都等不得的。

此战共斩一千六百余籍,俘虏一千五百余。

剩下的残兵,正在派遣党项辅兵追缴,归附的党项辅兵,是无资格谈军功和赏赐的,但他们可以得到自己缴获的战利品,以及战后唐军不要的牛羊之类作为报酬。

这种“唐军吃肉,其余喝汤”的模式,从唐初就成为常例,对于生活困苦的部落民而言,算是相当利好了,毕竟他们也并非战斗主力。

参战各部唐军斩获都不少,如顶在最前面的银州一都,斩过两百

但古代战争之中,战斗最高荣誉,却并非斩数量,而是另外两样

斩将、夺旗

当年垓下之战,项羽尸体都被围攻的汉军分成好几块,就是这个缘故,事实上因为项羽一个脑袋,最后产生了十来个彻侯。

而此战的功,毫无疑问,属于射杀并斩了敌酋费听多遇的李业部。

费听多遇可不是无名之辈,他大哥费听多贵是党项费听氏脑,他本人一直都是费听氏的主要将领。

这样的战果,毫无疑问是要上报朝廷记功的。

当然,以现在朝廷的尿性,想指望什么荣华富贵就别了,大概率给你提个散阶、本官,还得看与朝中太监关系如何。毕竟地方藩镇真正的职务任免,人家也插不上手。

但夏绥镇的老大,诸葛爽不就在这吗?

李业部又是诸葛爽衙军出身,相当于也是在给诸葛爽长脸立威,怎么可能少了奖赏?

果然,诸葛爽极为慷慨的亲自握住李业手,来到诸将面前,以李业为此战勋,并不日上书朝廷请功。

当然,请功是虚的,只是表明个态度,藩镇内部职务,除了监军,其他节度使都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李业在官职上实打实的进步,还是从之前的暂代十将,变成了真正的夏绥镇衙军第五都十将。虽然只是转正,但对于藩镇武夫而言,这一步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十将就拥有了独立领军和驻守一地的资格,正式踏入军阀体系中的中层。

并大赏全军,士皆赐帛一匹、钱两贯,斩一级,另赐一匹。

每百人加赐酒三石,羊三头。

唐末五代,职业军人的待遇很丰厚,但却没有正式的工资,而是全部依靠赏赐。凡四季节日,或是开拔、战后都必须要有令人满意的赏赐,否则要么允许他们劫掠州郡,要么就“换”个节度使。

李业部作为功,再加赐酒十石、羊二十头,另绢帛三百匹。

大概有人疑问,这么多财货,打完仗就要,从哪来?

答:随军携带

是的,藩镇军队,但凡打仗出征,必须要随军携带大量财货赏赐,用以稳定军心。如果没有,也必须就地征集(劫掠)。

至于说没有,没有你还当个屁的节度使?

对于这个结果,李业还是满意的。

尤其是诸葛爽在缴获上,也给自己所部照顾

党项人虽然装备简陋,但战马不少,此战缴获就有数百匹。

诸葛爽自己拿了一百匹,其余各部分派,李业作为功,得了三十匹战马,和二十匹驮马,以及皮甲一百,铁甲十二副,步槊、横刀、弓箭无算。在他看来,这些东西,可比什么官职都管用。

至于党项俘虏,本来也是各部争抢的资源,因为可以卖到关中为奴,但李业倒不热心,这些党项都以生蕃为主,不好训练同化为兵,全部都作价卖给了其他部队。

当然,李业经历大半年的军旅生涯后,也有了许多自己的经验。

尤其是如何获得军士信任,以及团结军心方面,他做的比这时代大多数藩镇将领都好。

处理遗体,埋葬阵亡将士,甚至举办集体葬礼。然后将阵亡将士所获赏赐和抚恤公示众人,当着所有人面,登记姓名和住址,以便遣送财货给其家属。事实上藩镇军士赏赐虽丰厚,但战死抚恤却差很多,盖因人死灯灭,无人招抚。但在李业军中,从来都是把自己那份分给阵亡军士。

瓦罐不离井边摔,将军难免阵上亡。谁能保证自己下一仗运气依旧好?所以大家虽然嘴上不言,但心中还是颇有触动的。

李业很感谢后世的学校以及警校的教育,告诉了他一个朴素道理

“人在满足物质需求后,必然有精神需求”

这一点在藩镇军士当中体现很多,作为常年刀尖舔血的存在,佛教却在其中很受欢迎。

归根到底,人作为社会动物,渴望人格上的认可与尊重。

纵观古今名将,昔年孙武卫霍、韩白李岳,欲成强军,无非两点,其一军纪严明,其二上下同心。

晚唐藩镇,不是战斗力不强,不是兵甲不利,但就是此二点鲜有人能及。

热门小说推荐
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

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

简介关于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爽文!复仇爽文!从头爽到尾!爽点密集!请谨慎食用!原本石家的双胞胎姑娘可以过着与其他京都贵女一样吃穿不愁,有人侍候的生活,可妾室为了一己私欲将当家主母残忍害死,沈岚就这样死在满是血污的榻上,而她的孩子在奄奄一息之间被人遗弃,好不容易保下一个其中一个女儿又在即将成年之时被人算计,无助的死在死人堆里。谁承想,被遗弃的孩子并未死亡,而是被人捡走养到十三岁!机缘巧合之下,妹妹见到即将离开人世的姐姐,她们在最后关头认出对方,见到姐姐惨死,妹妹心痛不已,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乐千千毅然决然孤身一人来到京都,决心为母报仇,为自己的亲姐姐报仇,为自己的养父母一家报仇雪恨!谁料,却在关键时刻惹上冷面太子,想逃逃不掉,想躲无处躲,就这样被强抢入府,从此开启她的太子妃生活。坐在满是红枣桂圆的喜榻上,女孩仍旧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她一个乡村长大的小村姑,竟然嫁给当朝太子,一跃成为万人敬仰的太子妃!可这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看似高贵的位置她也不在乎,人人都羡慕她飞上枝头,却没人知道这其中的心酸与苦楚(故事以宋朝为背景,架空构成,人物并非历史人物,请勿对号入座,谢谢!)...

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国术世界,三世人生,终至体能巅峰,论武第一。现代武道,九部绝技,打破人神界限,成就长生者。古典聊斋,念咒画符,练气修仙巫师世界,嗑药升级,成就世界之主。仙侠世界诸神世界…穿越王朝末年,这里有人仙武道,妖魔鬼怪,大地危机四伏。这是苏道之,凭借众妙之门降临十方世界,搜集法身力量,最后万道合一的故事。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霸爱兽世:兽夫,不要急

霸爱兽世:兽夫,不要急

末世守将余笙接到军令,活捉被感染异能人,没想到碰上一个不打招呼就自爆的家伙。侥幸不死来到兽世,砸到一条鱼,自此便开始了被追求被结侣的纷繁生活。美人鱼千里追击小笙,我为了你放弃了整片大海。傲娇魔蛇抵死纠缠阿暖,你是我冰冷一生中唯一的暖阳。还有威武的银狼,勾人的银狐,狂野的鹰兽紧紧追随。余笙郁卒,她只要快意霸爱兽世兽夫,不要急...

修炼干嘛?看一眼就比大帝强百倍

修炼干嘛?看一眼就比大帝强百倍

简介关于修炼干嘛?看一眼就比大帝强百倍本书决不圣母,只有杀!杀!杀!叶辰天穿越修真世界觉醒无敌群挑系统。只要对方对叶辰天有敌意,他的修为就会得到十倍增幅。灭天神帝什么?叶辰天一个人竟然敢来灭我宗门?找死!叮!检测到灭天神帝对宿主的敌意,宿主修为自动提升至至尊境!叶辰天呵呵一笑,一掌拍出,灭天神帝爆成一团血雾。无上天尊这叶辰天甚为嚣张,欺我门下弟子,还断我宗门传承,老夫今天要灭了他!叮!检测到灭天神帝对宿主的敌意,宿主修为自动提升至太尊境!叶辰天随手一拍,无上天尊当场化为尘土。从此叶辰天一路无敌!...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是由明末清初的计六奇根据当时流传的各种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相关史实。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全书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最为详尽。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日记录。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取材广泛,记事有序,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准确,也有少部分内容属于当时广泛流传的封建迷信内容。本书收集史料宏富,叙事清晰,学术价值较高,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目前该书尚未有白话文翻译,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作者在翻译本书时,对本书的篇章进行了一些编排,使之更简明清晰成体系化和便于查找。...

甄嬛传之华妃倾城

甄嬛传之华妃倾城

简介关于甄嬛传之华妃倾城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呀?带着这一世的怨恨,年世兰撞墙而亡。都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怜的华妃娘娘,偏偏撞了南墙,心不死机缘巧合,她又一次,重生到了年府这一世的年世兰,开粮铺,做丝绸生意,她和嫂嫂开了天下第一衣坊!赚的,盆满,钵满陕西大旱,颗粒无收,年世兰女扮男装,带头募捐粮食,救助灾区蜀地闹瘟疫,年世兰和大哥年羹尧,二哥年希尧一起,奔赴疫区,途中,偶遇大侠南木,还有鱼娘,他们一起,找偏方,研究医术,最后,在温实初的帮助下,找到祛除瘟疫的药方回京路上,灾民一路欢送,年羹尧和年世兰在途中救一卖身救母的女子,年世兰慷慨解囊,刚好被微服出巡的胤禛看到,于是,他暗中跟踪年世兄妹,年世兰本想这一世,能躲开胤禛,不曾想到,又一次被送进雍正王府,接下来,她将怎样开启,并改变她以后的后宫之旅,且慢慢随作者,走下去一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