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章 入狱(第1页)

祝缨一向机灵,张仙姑也是个爽利人,祝大虽然是个普通的男子倒也不是个傻子。这样一家三口三个神棍,被一群官差整懵了。

除了祝大,他们没被官差抓过!当时,张仙姑和祝大上前被拦了回来,祝缨被拿走,张仙姑巴着拦她的人的胳膊说:“好歹说说是为了什么呀?天子脚下,不能就这么把人带走了啊!”

祝大也问:“好歹有个罪名,我们也好明白错在哪里了呀!”他以自己的经验,祝缨这些天在京城里逛,可能卷到什么事里了,但是事应该不大。问明了,好办。他从袋子里拿出一个银角子的私房钱给不耐烦的官差,问:“您给指点指点?”

差役收了银子,在手心掂了掂,说:“哼!少说两句吧!整天在街上闲逛,叫贵人看不顺眼,要给个教训罢了。”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

祝大和张仙姑在京城冬夜里站了一阵儿,一阵风吹过,祝大打了个喷嚏,说:“先回去。”拽着张仙姑回了家,将门插上。

张仙姑急惶无计:“这可怎么办?金兄弟还有甘大郎他们都不在呀!郑大人又做钦差去了!老三从来机灵,也不会得罪人,这又是犯了哪路神仙的驾了?”

祝大道:“咱们一家三口在京城也不认识什么坏人,认识的是金良这样的,怎么可能有事呢?恐怕也是个似是而非的事儿,可能受一点皮肉苦。咱们现在手上还余了点钱,使钱打点一下,趁早把闺女捞出来。”

张仙姑道:“都宵禁了,打点也得明天了!这一晚上,她可怎么熬哦!”

祝大是蹲过大牢的,虽然是府城的,不过他想,天下的牢房应该也都差不太多的,他说:“没事儿,只要不是什么大事儿,下大狱也不会关得很久,也不跟重犯关在一块儿,明天打听打听她在哪儿……”

牢房是按罪行轻重分开关押的,轻一点的关一处,重一点的往里面关一关,再重刑犯,又是另一个地方了。如果判了重刑如死刑等,还有可能移到大理寺去复核一下,最后行刑前统一关押点齐人头一起上法场。

轻犯、不够审的、候审的、随手抓过来作证的、抓来等着移到重刑牢里的……等等,有些甚至是被关到了差役们当值时的班房里的,也不会给他们准备囚衣,有可能就是犯个宵禁就被抓了来,许多人挨几下板子就放了。

还有一些就是像祝缨这样的,与衙门里有点门路的人有私交,看了不顺眼抓过来教训一下。再有一些是差役文吏们的勾当——找个借口抓几个肥羊来勒索一下,钱到了也就放人了。或者是欠了租子为了追债之类抓过来吓唬吓唬,交了租子或是欠债,没几天也就放了。

总的来说,没有明确的罪名,事儿就不大。

张仙姑稍稍放心,道:“行,等明天一早咱们就去打听!”又盘算着自己在京城认识的人,祝缨说花姐下乡扫墓了,不在,郑熹那一群人出去办差了,不在。除此之外,没什么倚靠了!

张仙姑思来想去,倒是客栈的掌柜的似乎还是个地面上的熟人,明天或者可以托他打听打听。

祝大心底也不安,说:“行,明天把门锁好,咱们一同去。实在不行啊,就在那门口蹲着等!”

张仙姑眼圈儿鼻尖都红了:“老三还不知道受什么苦呢?她一个姑娘家……”

牢里关的,甭管是大狱还是班房,绝大部分都是男人啊!穷凶极恶的犯人,绝大部分也都是男人!她闺女,不满十四啊!这可怎么办?一旦露了馅儿……

张仙姑后悔极了,眼泪总也擦不完:“在府城的时候就该跟大娘子还有郑钦差他们说明白的,那会儿说了,也没有现在这些事儿。”

祝大低声道:“也不知道得罪的是个什么样的贵人,为的是什么呀。别哭了,明天出门看看再说。”

张仙姑道:“老三……”

——————————————

祝缨被铁链拘走的时候,祝大已经在问了,她也就在踉跄间听到了衙差的回答。调了一下步伐,跟上了几个差役的节奏,她一边走一边想:什么贵人?

她拢共也就识得这几个贵人,全是在府城的时候因为案子认识的。郑熹一拨、钟宜一拨、沈瑛一拨。郑熹这一拨现在又出京了,对她也没什么不满,那就不是他们。钟宜没那么无聊,沈瑛这一拨不好说,哦,还有一个周游。

因为才在街上见过,祝缨把周游也算了进去,顺便把陈萌也算了进去。她就知道这些个有头有脸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看郑熹不顺眼的人迁怒于她,那干这事的也就呼之欲出了。

她于是嘀咕了一句:“哪个贵人呢?我也没……”

差役喝了一句:“嘀咕什么?!老实点!”

从祝大那里拿到银角子的人回来了,说:“还没醒过神儿来呢?想想今天都得罪了谁!”

领头的瞪了他一眼,他不情不愿地将银角子交给了领头的,嘟着嘴不说话了。

周游!祝缨确定了罪魁祸首,并不知道周游并没有亲自下令要送她一场班房之旅。当然,这不妨碍她把这笔账记到周游的头上。

贵人。

祝缨面无表情地想,贵人。

而提醒她的人也不知道周游,想说的是那位找到京兆府的书吏的纨绔子弟。

书吏找到他们,说:“今天小公子在街上看到一个不长眼的小子,你们去将他拘了来关几天,让他吃个教训。”报了个街名,让他们去打听一个赶骡车、穿皮袍的白净小子。

这群本地差役街面很熟,祝缨根本无意隐瞒自己的行踪,一家三口购物都是大声说话的。天擦黑的时候,差役们就找到了祝缨新租的地方将人给拿了来。

他们教训人,要么就是抓了打一顿,要么就是坏人家的生意买卖,要么就是抓了来吓唬吓唬。其中,关起来吓唬更能捞到油水,甚至不用自己明着勒索,“犯人”或者“犯人亲属”就会有孝敬了。

今天也是如此,并没有超出以往的经验。这不,已经得了一个小银角子,兑也够大家伙儿喝顿热酒,补了这一趟出来受的冻。接下来说不定还能拿到一点儿,差不多关上个三、五天,再去问一问能不能放,如果上头觉得气消了,就收这小子家里几贯钱,大家分一分补贴家用,然后将人放了。

如果上头气没消,就再关一阵儿,反正他们也不急。差不多十天半个月的,再问一次。如果过一个月还让关着,就不能叫他住班房了,往大牢里一送,慢慢关着吧。有事,自有公子王孙们担待着。

一般而言,也就是关个几天。所以差役们抓人虽凶,还顺手往祝缨背上拿刀柄敲了几下,倒没有很捶她、也没有将她如何。只是将人带到了万年县的班房里先“寄存”一下,和万年县的讲明了,过几天就来“提”。

两个差役头目的聊天声中,祝缨平静地看着这个“新居”。

班房之前可能真的是用来当班房的,房子看着居然还挺结实的,有一排挺宽敞的大通铺。房子内部经过了简单改造,窗户上了木栅,通铺之外也加装了粗木栅,间出囚犯的通用空间与看守的空间。看守那一边,有桌有椅,还有张小床,桌上一盏油灯。

以祝缨对周游的了解,周游这个人就是个没定真的人,可能只有跟郑熹作对这件事能让他坚持,别的人和事儿……祝缨摇摇头,周游没这个长久的耐心。哪怕是个坏人,他能有毅力,也能干成一些大大的坏事,周游,不太行。

她想,离家之前已经嘱咐过了父母,让他们等着郑熹回来,到时候消息一通。既然能一句话关进来,也就能一句话放出去。

贵人。她想。

——————————————

祝缨从抓她的人与看守班房的人的聊天中得悉,这个地方是万年县。京兆分两县,万年是其一。原来,抓她的是京兆府的人,但是京兆那边班房现在另有用处,不方便带回,就与万年县这里的差役商议,借地儿关一关人。

热门小说推荐
农门闺秀:县令家的小娘子

农门闺秀:县令家的小娘子

一朝穿越,美食达人许蝉成了大夏朝沈家沟的农女。叔婶不仁,不破不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弟妹不立,以身作则,揪回正途。一贫如洗,就地取材,发家致富。苦尽甘来,冒出个定亲对象。许蝉这小哥哥好生眼熟,我可以!沈青檀为人刻板,循规蹈矩,直到他遇到了许蝉。礼不可废。姑娘请自重。不知廉耻。一切以夫人为先。就牵一下,就抱一会,就亲一口。沈青檀啪啪,真香。...

这届大神越来越苏

这届大神越来越苏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侯府商女

侯府商女

望着眼前古香古色的房间?这是什么情况啊?现代最大的百货业龙头女王意外穿越至启国,成了一等靖安侯府唯一的千金和子嗣。其父亲一方的正二品封疆大吏,母亲为救全城百姓而牺牲,被封为正一品的贞烈夫人,正经的名门世家。以往的娇气任性识人不清?不怕,那个什么扮猪吃老虎这年代都弱爆了,姐姐最擅长的就是扮兔子吃大象,瞧瞧都是瑞兽哎,啧啧这比例多么的震撼!以往不擅经营,虽有万贯家财结果手头拮据都被人骗去?不怕,姐姐本就是百货女王,敛财敛物都是经营强项,商道才是唯一的正理!以往视金钱如粪土,不肯花一分的心思。这也不怕,这世界没有什么比银子更贴心安全实在的东西了,乃是姐姐最喜爱之物,费点心思怕什么?重要的是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小赚宜室宜家,中赚家致富,大赚扬名立万,赚暴了利国利民,瞧瞧,商人多么的伟大!且看百货女王在这个朝代,如何将商人推到最高位,如何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如何振兴家业,振兴国业!...

狂飙吧!赘婿

狂飙吧!赘婿

简介关于狂飙吧!赘婿着重强调(并非出轨绿帽文,前期是有些脏。拥有精神洁癖的人勿入坑。作者素质比较低你要是指出不足会接受,恶意说有的没的真不好意)常年在外执行任务被注入不明药物剩下的时日不多,回到都市被昔日恩人上门要挟娶他女儿,本以为对方惨不忍睹厂家才会着急清仓,没想到是个美人儿。两个没有感情的人婚后签订互不相干协议,婚后半年妻子前男友回国,醉酒进入酒店被娱乐记者偷拍爆料,曹恒不想继续再演下去,坚持离婚。离婚后,三番两次的巧合救下假结婚的前妻大家可以耐心看完人物塑造再评论或者要不要再继续看下去。不要一来就说女主太差劲差评,这世道哪有如蒸馏水一样干净的人。(故事纯属虚构,请勿角色代入。)...

情暖八零之农女当家

情暖八零之农女当家

上世,因为男朋友和闺蜜的双重背叛,方华一时想不开吞了大量的安眠药。当尝到苦涩的药丸时,后悔了,为了这样的渣男婊女自杀,太不值得,可药已经顺着她的喉咙滑了下去。再次醒来,方华重生到了八零年代,看到身边一只脏兮兮的小包子,据说是她的儿子。现成的儿子,便宜的娘,睡着都能乐醒!只是,这极品的一大家子是怎么回事?婆婆骂她是个懒婆娘,只会吃。三个小叔子,两个小姑子,简直将她当成了出气筒。这样的家庭,不走呆着干嘛?离婚,这婚必须离!外出三年多没回家的姜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