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张卫得知蜀军退走的消息,不禁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前敌将高沛仅剩几千人,仍与自己隔河对峙,现在援军来了,怎么反倒退走了?难道汉昌他们真不要了?
“将军,彼若退走,吾等正宜乘胜追击!”张卫的身旁,有行军司马拱手建议道。
“若蜀军乃诱敌之计,当何如耶?”张卫很犹豫,但他统兵多年,还是有一定经验,觉察出了蜀军行动诡异,当中必有蹊跷。
“将军,我粮草不济,不利于汉昌久驻也!”那行军司马,又补充道。
的确,现在张卫军的最大问题,就是粮草不足。他们是由米仓道的崎岖山路而来,粮草转运十分困难,与蜀军对峙数日,粮草损耗很大,而后续供应又迟迟不到,再这么下去,大军有断粮的危险!
这也是为什么张鲁屡次进犯,都选择金牛道而不选米仓道的原因所在了!金牛道上,虽然有雄关阻碍,但道路平缓,易于粮草转运,即使强攻不下,也能安全撤退,不至于大军被困于无粮状态。
这一次,张鲁使出一招虚实之计,实际上主要的进攻方向,还是金牛道,只是没想到米仓道这边的进展太顺利了,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原本,张卫打算歼灭高沛残兵,渡河继续深入蜀地,以战养战,劫掠蜀中腹地粮草,作为补充,可是因为没有渡河器械,再加上几次泅渡的努力被高沛挫败,最终形成了对峙之势,这样下去,拖得越久对己方越不利!
现在摆在张卫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就是退回汉中,第二就是乘胜而进,以缴获粮草补充。总之,就是不能一直困守汉昌。眼下,与之对峙的蜀军,突然撤走,张卫反而举棋不定了!是进是退,这个主意不好拿啊!
“将军,中郎将(张鲁的官职是镇民中郎将)所部,不日将抵葭萌关也,吾等若无牵制之效,恐增其阻力哉!”此时,参军杨白,也向张卫建言道。
杨白,是汉中大族杨氏子弟,杨氏一族为张鲁颇为依仗之势力,甚至可以说是他统治汉中的基础。杨氏族人,多在张鲁手下效力,如杨任、杨昂、杨松等人,包括这个参军杨白。
此番进军,杨白身为张卫的参军,出谋划策,没少出力。现在,他的这番话,意思是很明确的,如果选择退军回汉中,那么就会增加张鲁那边进攻葭萌关的难度,所以暂时还不能退。但困守汉昌小城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缺粮,那就只有一条,继续进军,以获军资!
张卫原本还很犹豫,担心这是蜀军诱敌之计,不过听杨白这么说,也就终于下定了决心。
“令!校尉阎福领军两千,驻上两关,参军杨白,领兵三千,守汉昌城,余众随吾渡水南进!”张卫环视众人,下令道。
其实,张卫身为张鲁的弟弟,也是其麾下的牙门将军,并不白给,军事头脑也够用,此番安排,颇为谨慎,即使自己挥军南下,也必须守住汉昌和上两关,以防后路被断!
可是,张卫军一旦南下,也就意味着他中计了!这其实就是法正所建议的诱敌之计!也就是说,张卫一开始的担心是正确的!
在很多历史文献和小说中,那些五花八门,精彩绝伦的计策,让我们看得十分过瘾,但现实的情况是,在古代战争中,能用得上的计策非常有限,而且,谁也不是傻子,哪能那么轻易就中计呢!
当然,也有中计的,但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轻率莽撞、贪心不足和被逼无奈!
张卫明显不是轻率莽撞之人,也未必有什么贪功心切之意,他之所以明显预感到这是蜀军的诱敌之计,还是决定渡水南下,就是因为被逼无奈!因为现在的局面让他无从选择。
法正其实正是看穿了这一点,才向刘纬建议了这条诱敌之计!他对局面的分析十分透彻,预判了张卫军粮草转运困难的实际状况,胸有成竹地认为,你张卫就是看透此计,也得往埋伏圈里钻,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不过,由汉昌南渡巴水后,张卫军却可以有两个方向可以进军,一路是向西南挺进,穿越南巴山,进抵阆中;另一路则是沿巴水南下,挥师东南方向的宣汉县。
按照常理来说,东南方向比较好走,宣汉县的防卫也十分空虚,张卫选择这条路的可能性要更大,但是法正经分析后判断,张卫军,必朝阆中而去!
因为,张卫一旦攻占了阆中,就等于拿下了半个巴西郡,如果能够守住,这些地方以后就属于张鲁的地盘了,战略意义十分重要!而且,阆中也比宣汉更富足,张卫军的粮草更能得到保障。
另外,攻占了阆中,张卫便可以沿阆水(嘉陵江)上游北进,从背后攻打葭萌关,实现与张鲁大军会师,两面夹击葭萌关的局面,那么这个在金牛道上的雄关,可轻易攻克!
法正的判断是正确的,其实张卫下决心渡水南下的方向,就是阆中!他虽然也担心中了诱敌之计,但手握两万大军的张卫还是很有信心,加上他看似周全的安排,即使中计也不怕!
张卫的信心,是因为蜀军战斗力低下,这么多年一直与其作战,胜多败少建立起来的,他巴不得能跟蜀军主力摆开架势决战呢!可是,这一次,张卫注定要失败了,因为他的对手是刘纬的江阳新军!
蜀军撤走了,等张卫集合部队再次出了汉昌城后,早已经失去了敌军的踪影,他们从容渡过了巴水,挥师向西南,一头扎进了南巴山路。
南巴山属于大巴山余脉,虽然不像后者那样山高林密,也是崎岖难行,荆棘密布。这里只有一条通向阆中的山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这样的地形,怎么看怎么像打伏击战最适合的地理环境,张卫带兵进入南巴山后,心里又开始犯了嘀咕!如果蜀军真的在这里设下埋伏圈,自己岂不是要中计了?
所以,这一路走来,张卫小心翼翼,命部队缓前进,他还派出百人的先头部队探路,又命善于攀爬的士兵,登上山顶了望周围,以保证如果有埋伏,第一时间就能现。不过,进入南巴山区后,已经快一整天了,却没见丝毫动静与可疑之处。
张卫也在想,蜀军退走,如果是在自己之前先行进入南巴山埋伏,沿途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比如脚印、踩断的树枝、劈开的荆棘等等,可是行军一日,这些想象中的痕迹却根本没有出现!
这只能说明,蜀军并没有进入南巴山,而是向其他方向退走了,看来这里并没有埋伏!张卫观察着种种迹象,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心里也不再担忧,脸上浮现出轻松的笑容。
既然没有埋伏,那他要考虑的就是出了南巴山后,如何攻打阆中的事了,要知道蜀中大将庞羲,可是领兵驻扎在这里……
南巴山这条山路,比想象中还要难行,主要是荆棘太多,前锋士兵需要持刀斧砍荆棘开路,另外,道路狭窄,一万五千大军,硬生生被拉成了一条长蛇阵型前进,绵延数里!
就这样,张卫的大军于山路间跋涉了两天,终于快要走出山林,阆中城已经遥遥在望了!
“嗖!”黄昏时分,张卫军正通过一处谷地,突然间从一边的山巅,射出一道响箭来!
“不好!此处有伏兵也!”张卫闻听响箭的声音,立刻大声吼道!
简介关于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爽文!复仇爽文!从头爽到尾!爽点密集!请谨慎食用!原本石家的双胞胎姑娘可以过着与其他京都贵女一样吃穿不愁,有人侍候的生活,可妾室为了一己私欲将当家主母残忍害死,沈岚就这样死在满是血污的榻上,而她的孩子在奄奄一息之间被人遗弃,好不容易保下一个其中一个女儿又在即将成年之时被人算计,无助的死在死人堆里。谁承想,被遗弃的孩子并未死亡,而是被人捡走养到十三岁!机缘巧合之下,妹妹见到即将离开人世的姐姐,她们在最后关头认出对方,见到姐姐惨死,妹妹心痛不已,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乐千千毅然决然孤身一人来到京都,决心为母报仇,为自己的亲姐姐报仇,为自己的养父母一家报仇雪恨!谁料,却在关键时刻惹上冷面太子,想逃逃不掉,想躲无处躲,就这样被强抢入府,从此开启她的太子妃生活。坐在满是红枣桂圆的喜榻上,女孩仍旧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她一个乡村长大的小村姑,竟然嫁给当朝太子,一跃成为万人敬仰的太子妃!可这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看似高贵的位置她也不在乎,人人都羡慕她飞上枝头,却没人知道这其中的心酸与苦楚(故事以宋朝为背景,架空构成,人物并非历史人物,请勿对号入座,谢谢!)...
国术世界,三世人生,终至体能巅峰,论武第一。现代武道,九部绝技,打破人神界限,成就长生者。古典聊斋,念咒画符,练气修仙巫师世界,嗑药升级,成就世界之主。仙侠世界诸神世界…穿越王朝末年,这里有人仙武道,妖魔鬼怪,大地危机四伏。这是苏道之,凭借众妙之门降临十方世界,搜集法身力量,最后万道合一的故事。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末世守将余笙接到军令,活捉被感染异能人,没想到碰上一个不打招呼就自爆的家伙。侥幸不死来到兽世,砸到一条鱼,自此便开始了被追求被结侣的纷繁生活。美人鱼千里追击小笙,我为了你放弃了整片大海。傲娇魔蛇抵死纠缠阿暖,你是我冰冷一生中唯一的暖阳。还有威武的银狼,勾人的银狐,狂野的鹰兽紧紧追随。余笙郁卒,她只要快意霸爱兽世兽夫,不要急...
简介关于修炼干嘛?看一眼就比大帝强百倍本书决不圣母,只有杀!杀!杀!叶辰天穿越修真世界觉醒无敌群挑系统。只要对方对叶辰天有敌意,他的修为就会得到十倍增幅。灭天神帝什么?叶辰天一个人竟然敢来灭我宗门?找死!叮!检测到灭天神帝对宿主的敌意,宿主修为自动提升至至尊境!叶辰天呵呵一笑,一掌拍出,灭天神帝爆成一团血雾。无上天尊这叶辰天甚为嚣张,欺我门下弟子,还断我宗门传承,老夫今天要灭了他!叮!检测到灭天神帝对宿主的敌意,宿主修为自动提升至太尊境!叶辰天随手一拍,无上天尊当场化为尘土。从此叶辰天一路无敌!...
是由明末清初的计六奇根据当时流传的各种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相关史实。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全书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最为详尽。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日记录。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取材广泛,记事有序,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准确,也有少部分内容属于当时广泛流传的封建迷信内容。本书收集史料宏富,叙事清晰,学术价值较高,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目前该书尚未有白话文翻译,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作者在翻译本书时,对本书的篇章进行了一些编排,使之更简明清晰成体系化和便于查找。...
简介关于甄嬛传之华妃倾城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呀?带着这一世的怨恨,年世兰撞墙而亡。都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怜的华妃娘娘,偏偏撞了南墙,心不死机缘巧合,她又一次,重生到了年府这一世的年世兰,开粮铺,做丝绸生意,她和嫂嫂开了天下第一衣坊!赚的,盆满,钵满陕西大旱,颗粒无收,年世兰女扮男装,带头募捐粮食,救助灾区蜀地闹瘟疫,年世兰和大哥年羹尧,二哥年希尧一起,奔赴疫区,途中,偶遇大侠南木,还有鱼娘,他们一起,找偏方,研究医术,最后,在温实初的帮助下,找到祛除瘟疫的药方回京路上,灾民一路欢送,年羹尧和年世兰在途中救一卖身救母的女子,年世兰慷慨解囊,刚好被微服出巡的胤禛看到,于是,他暗中跟踪年世兄妹,年世兰本想这一世,能躲开胤禛,不曾想到,又一次被送进雍正王府,接下来,她将怎样开启,并改变她以后的后宫之旅,且慢慢随作者,走下去一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