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三章 顺手文章(第1页)

房子里桌椅一应俱全,用料也都颇为考究。

李谕自然住在了北面主房,反正现在就他自己,直接就把东厢房当做书房。

此刻,李谕坐在书桌前,摊开剩下的稿纸,开始冥思该写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给《申报》。

很明显《申报》是一份新闻报纸,主要面向的不是专业群体,而是广大百姓,所以一上来就写太专业的东西肯定不行,还有可能被人当做胡说八道。

但科普如果写得太简单了没有意义,写得太深入了又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解决。

李谕想了小半天,也没想好该写什么,于是顺手拿起昨天从史量才那要来的最近几期《申报》看起来。

他现在看繁体文已经非常流畅,小时候又练过几年软笔书法,写繁体字也没有任何问题。

看了两期报纸,李谕终于从一篇报道中找到了灵感:

这是一篇关于两个村子为了争夺一处风水较好的山头作为村子坟山而械斗的事,文中最后提到有不少村民因为械斗受伤后伤口长疮,连郎中都救不回来,进而有许多人死去。

后面社论表达的意思主要是村民不该为了一点小事而伤了邻里和睦,至于提到伤口烂疮坏死,则更多是想提高事态严重性以警醒百姓。

不过李谕却从伤口烂疮立刻知道了绝对是感染所致。

村民们械斗自然用的都是平时干活的锄头、铁锨,村里这些东西平时什么活都干,不仅用来锄地,家里的粪坑堵了也是直接拿来通。

李谕小时候是在村里住过的,记得老人说以前的老旱厕都是通着猪圈,拉的大便要是猪吃不完还会锄到地里。牛粪、马粪自然也是不能浪费,都锄到地里施肥。

郭德纲曾经在相声里调侃于谦父亲王老爷子家里自己种菜,只用自家拉的粪施肥。其实以前村里哪有化肥,粪便真的就是最好的农家肥。

健康、天然、方便!

但是这种沾满粪便与细菌的东西拿来械斗,如果打出伤口,是非常容易感染的。

以前蒙古军队弓马打天下,就会把箭头涂毒,所谓的毒,其实就是把箭头蘸一下粪便。这样就会导致中箭后伤口非常容易感染,小伤也会导致士兵丧命。

而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粪便中还有细菌这种东西,甚至当时的西方也是刚刚认识到细菌会导致疾病。

李谕决定就从这里入手,详细讲讲消毒的重要。

毕竟涉及到外科创伤,消毒是极为重要的。晚清这种时代,如果消毒不及时导致感染,的确是没什么办法。

抗生素神药青霉素的批量应用起码要4o年后的二战时期。

李谕也看过很多穿越文写现代人回到过去立刻研究生产青霉素,其实这真的过于艰难了。

先找到菌株就不容易,然后如何提高单位产量才是真正的大难题。

1928年弗莱明就已经现了青霉菌,但他自己都没能分离出青霉素。

直到十年后的1938年,德国化学家钱恩翻到旧书堆中弗莱明的论文。然后他们的团队花了数年,并且配合军方,用了无数小白鼠,做了无数次试验才提高了青霉素产量,并得到了青霉素结晶。

一直要到1943年左右,青霉素才能够开始批量生产。

简单点说,想提纯青霉素,需要一定的运气、大量的试验,别说菌种了,光那些小白鼠都不知道去哪找。

所以说,现在想要对付感染,唯一的办法就是预防,尽可能在一开始就避免伤口感染。

李谕在纸上写下了现代医学最常用的几种消毒用品:医用酒精、碘伏、碘酒、次氯酸钠、苯酚。好在这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医学知识,高中化学就学过。

然后李谕一一排除,只有医用酒精可以用。另外四个虽然效果都更好,但清末的寻常医馆显然没有条件去搞这些化学制品。

而医用酒精只是浓度高了一些,本身的制备方法和酿酒区别不大。

也千万别小看酒精消毒这个现在常识到不能再常识的事情,实际上直到两年后,也就是19o4年,人类才认识到酒精可以消毒。

有了这个主题,李谕立刻才思如尿崩,很快写下了文章。

先他呼吁所有的医馆一定务必做好清洁,多用肥皂搞好卫生。如果涉及到外伤处理,更要保证伤口的清洁。李谕不厌其烦地详细介绍了巴氏消毒法,操作起来也很简单,只需要将器具在沸水中加热一下就行。

然后写到可以用高浓度酒对伤口消毒,他着重强调了高浓度,生怕医馆直接用寻常白酒招呼。当然,这样做会有很强的刺激与痛感,不过谁叫没有碘伏哪!疼点总比丢了命要好。

为了提高可信性,李谕还编造了一些消毒和没消毒的例子去对比,反正后世这种事多了去了,也说不上编造!

文章写起来很快,李谕两个钟头不到就完成了。

看似都是常识,但对于当时来说,可都是近一二十年里最新的科研成果哪!

实际上,认识到疾病是有原因的,已经是当时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早些年,不论东西方,很多人都以为得病就是招惹了鬼神,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巫师巫婆和神棍搞各种驱魔了。

写完文章,李谕用力伸了个懒腰,然后又去金鱼胡同找到了此时还在摆面摊的东来顺创始人丁德山。

真别说,李谕吃了他的面才知道什么叫手艺。今天心情好,李谕要了一碗羊杂面另外还加了一大盘羊肉。

打着饱嗝回到住处时,李谕正巧看到史量才也到了。

李谕把文章拿给他,深度不大,史量才完全看懂了,只是问道:“这样真的可以?”

“绝对没问题!我怎么可能拿人命开玩笑!你放心,在租界的医院里洋人医生都是常规操作。”李谕肯定道。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史量才感谢道,“没想到先生也有一颗医者仁心。”

李谕哈哈笑道:“你这就过奖了,我可不懂医学,只是对于微生物略懂一二。”

“微生物?”

“额,这就不太好解释了,总之,信我的没错!”

热门小说推荐
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

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

简介关于太子妃竟是个小村姑爽文!复仇爽文!从头爽到尾!爽点密集!请谨慎食用!原本石家的双胞胎姑娘可以过着与其他京都贵女一样吃穿不愁,有人侍候的生活,可妾室为了一己私欲将当家主母残忍害死,沈岚就这样死在满是血污的榻上,而她的孩子在奄奄一息之间被人遗弃,好不容易保下一个其中一个女儿又在即将成年之时被人算计,无助的死在死人堆里。谁承想,被遗弃的孩子并未死亡,而是被人捡走养到十三岁!机缘巧合之下,妹妹见到即将离开人世的姐姐,她们在最后关头认出对方,见到姐姐惨死,妹妹心痛不已,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乐千千毅然决然孤身一人来到京都,决心为母报仇,为自己的亲姐姐报仇,为自己的养父母一家报仇雪恨!谁料,却在关键时刻惹上冷面太子,想逃逃不掉,想躲无处躲,就这样被强抢入府,从此开启她的太子妃生活。坐在满是红枣桂圆的喜榻上,女孩仍旧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她一个乡村长大的小村姑,竟然嫁给当朝太子,一跃成为万人敬仰的太子妃!可这些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看似高贵的位置她也不在乎,人人都羡慕她飞上枝头,却没人知道这其中的心酸与苦楚(故事以宋朝为背景,架空构成,人物并非历史人物,请勿对号入座,谢谢!)...

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国术世界,三世人生,终至体能巅峰,论武第一。现代武道,九部绝技,打破人神界限,成就长生者。古典聊斋,念咒画符,练气修仙巫师世界,嗑药升级,成就世界之主。仙侠世界诸神世界…穿越王朝末年,这里有人仙武道,妖魔鬼怪,大地危机四伏。这是苏道之,凭借众妙之门降临十方世界,搜集法身力量,最后万道合一的故事。十方世界,万道合一...

霸爱兽世:兽夫,不要急

霸爱兽世:兽夫,不要急

末世守将余笙接到军令,活捉被感染异能人,没想到碰上一个不打招呼就自爆的家伙。侥幸不死来到兽世,砸到一条鱼,自此便开始了被追求被结侣的纷繁生活。美人鱼千里追击小笙,我为了你放弃了整片大海。傲娇魔蛇抵死纠缠阿暖,你是我冰冷一生中唯一的暖阳。还有威武的银狼,勾人的银狐,狂野的鹰兽紧紧追随。余笙郁卒,她只要快意霸爱兽世兽夫,不要急...

修炼干嘛?看一眼就比大帝强百倍

修炼干嘛?看一眼就比大帝强百倍

简介关于修炼干嘛?看一眼就比大帝强百倍本书决不圣母,只有杀!杀!杀!叶辰天穿越修真世界觉醒无敌群挑系统。只要对方对叶辰天有敌意,他的修为就会得到十倍增幅。灭天神帝什么?叶辰天一个人竟然敢来灭我宗门?找死!叮!检测到灭天神帝对宿主的敌意,宿主修为自动提升至至尊境!叶辰天呵呵一笑,一掌拍出,灭天神帝爆成一团血雾。无上天尊这叶辰天甚为嚣张,欺我门下弟子,还断我宗门传承,老夫今天要灭了他!叮!检测到灭天神帝对宿主的敌意,宿主修为自动提升至太尊境!叶辰天随手一拍,无上天尊当场化为尘土。从此叶辰天一路无敌!...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是由明末清初的计六奇根据当时流传的各种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明万历至崇祯时期北方地区相关史实。全书共二十四卷,起自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东北,止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全书分年记事,于崇祯一朝最为详尽。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史事,几乎按日排比,每日记录。每年之中,又以纪事本末体逐事标立名目,取材广泛,记事有序,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比较准确,也有少部分内容属于当时广泛流传的封建迷信内容。本书收集史料宏富,叙事清晰,学术价值较高,是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之际民族斗争的重要历史资料。目前该书尚未有白话文翻译,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作者在翻译本书时,对本书的篇章进行了一些编排,使之更简明清晰成体系化和便于查找。...

甄嬛传之华妃倾城

甄嬛传之华妃倾城

简介关于甄嬛传之华妃倾城皇上,你害的世兰好苦呀?带着这一世的怨恨,年世兰撞墙而亡。都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怜的华妃娘娘,偏偏撞了南墙,心不死机缘巧合,她又一次,重生到了年府这一世的年世兰,开粮铺,做丝绸生意,她和嫂嫂开了天下第一衣坊!赚的,盆满,钵满陕西大旱,颗粒无收,年世兰女扮男装,带头募捐粮食,救助灾区蜀地闹瘟疫,年世兰和大哥年羹尧,二哥年希尧一起,奔赴疫区,途中,偶遇大侠南木,还有鱼娘,他们一起,找偏方,研究医术,最后,在温实初的帮助下,找到祛除瘟疫的药方回京路上,灾民一路欢送,年羹尧和年世兰在途中救一卖身救母的女子,年世兰慷慨解囊,刚好被微服出巡的胤禛看到,于是,他暗中跟踪年世兄妹,年世兰本想这一世,能躲开胤禛,不曾想到,又一次被送进雍正王府,接下来,她将怎样开启,并改变她以后的后宫之旅,且慢慢随作者,走下去一看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