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章(第1页)

胤禟看谈完就回宫找二哥和大哥商议。

毓庆宫里胤礽看小九来了,就起身迎接。“事情办的怎么样了,孤说要去你还不让。”

胤禟哈哈大笑,“一个商户如何能惊动二哥亲至。把大哥五哥十弟叫来一起说。”

胤礽叫小太监请人前来,“你到先跟哥哥说说。”

胤禟摇头“一会还要和大哥他们再说一遍,好累啊先让我喝口茶。”

胤礽赶快让宫女上茶,“行,你有功了,先喝茶。要是你事情办的不好看哥哥怎么收拾你。”

太监报几个阿哥都到了。两人都放下茶杯等着几人进来。

胤褆人未进,声音就到了,“九弟,办事挺利索的吗。”

胤礽一听对胤褆的大嗓门也是无奈了。“快进来坐下,让小九跟咱们说说。”

胤禟看几人都入座喝茶,“哥哥们,今天跟薛家家主在我郭络玛法那见的面。我昨天考虑了一夜,咱们加起来就二十五万两,根本装不满一船货,所以我就想买海军的淘汰的军舰。虽说是淘汰的还是能在海上航行,就是不能作战了,要是就此遗弃未免浪费。我就想拿二十五万两向皇阿玛买船。我跟薛家谈好了,他家免费为咱们出货,咱们给他家1o个点的利润。”

胤礽点头,“小九是说,咱们只有船就行了,其他他家垫付。那人呢?谁出海。”

胤禟把自己早想好的告诉胤礽,“皇阿玛一定要跟人的,大哥和二哥也派上几个会水的跟从,小十那边贵妃娘娘会安排好。这也是给下人施恩的机会毕竟他们也可以捎些东西过去。”

胤礽点点头,心想可以让几个侍卫去涨涨见识。胤褆早把跟随的人想好了,只等筹备好就可以走了。

胤禟看他两人都想好了,“对了,二哥、大哥你们的人也要交代一下,毕竟咱们满族是马上民族,到了船上要听指挥,这大海咱们可不熟悉。弟弟也跟薛家承诺了,要是他们侍候的好就在广州十三行给他们个位置。”

胤褆对这些不感兴趣,“随便,常来常往才是正道,他们家是皇商,以后咱们照应一下就有了。”胤礽也赞同这话。“走吧,给皇阿玛个信,他现在应该在宜母妃那等你呢。”他还要和侍卫商量这事,看他们谁去。

胤禟带着五哥和十弟去翊坤宫。康熙一看才三人,“你大哥和二哥呢?”

胤禟赶紧回话,“可能是看自己大了,来母妃这里不方便。”

宜妃哈哈大笑,“小九你这话就欠打,都是自家人他们半大的小子避什么嫌。皇上,不是臣妾夸太子,这孩子不愧是你亲自教养大的,从来见到我们这些母妃都礼遇有加,还对太后娘娘孝顺。学识修养都是顶尖的,要是臣妾的三个儿子有他1o分之一二,我就烧高香了。有空您啊也去管管小九和小十,这两人都赶上皇宫的天魔星了。昨天,贵妃姐姐还传话要给太子换上几个合用的人。”

康熙想起那天听到的话,咪咪眼睛,看来真有不要命的对太子出手。只是不知是什么人什么事,一会让粱九功查查。坐在宜妃边上,“你们受累了,皇贵妃的身体也不好,过几天你们四妃分理公务,跟贵妃报备吧,定期跟皇贵妃汇报一下,不要让她太『操』心。”

宜妃自是喜不自禁,心想这皇上想这事应该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天也不知道那个伪善人怎么惹万岁爷了。左右自己得力,“皇上,我们几个还是照皇贵妃差些,要是办的不好你可不能生气。”

康熙看着三个在哪傻站着的孩子,“坐啊,还等朕给你拿椅子不成。”

胤俄跑到康熙身边,『舔』着脸说,“这不一天没见皇阿玛吗,站着能好好看看。”

康熙被他逗乐了,“这是跟谁学的,怎么这个调调。”宜妃也抿嘴笑,“小十这怎么一副怨『妇』调。你的皮又紧了,该让你额娘给你松松皮子。”

胤俄捂住胸口,“别介,宜母妃,我额娘该罚我不让上武课了。”

几人都被逗乐了。胤禟上前踢了胤俄一脚,“边去,该说正事了。”

康熙配合的端坐,“好,小九说。”胤祺捂着肚子直乐。“你们俩是来逗皇阿玛和额娘的吗?”

胤禟刚要急眼,胤祺道,“哥哥不说了,你说。”

胤禟开始作报告,“皇阿玛,我们几人一人凑了五万两没人占股百分之二十。这二十五万两打算拿出2o万两跟皇阿玛购买作废的军舰,再拿五万两维修。船上的货是商家赊的,答应事后给他们百分之十利润。皇阿玛您看怎么样。”

康熙转动大拇指上的扳指。脑子里想军舰的事,每年报废的是不少,可兵部和户部没说过处理方式。“小九,你们是自己想的买报废军舰,还是有过这样的事被你们知道了。”

胤禟一听就知道他老子又阴谋化了。“是自己想的,想着放着浪费,废物利用一下,要不那么贵的军舰不能出战就被遗弃太浪费了。再说怎么说军舰也比民用的船强多了。要是可行,还可以公开对废旧军舰招标拍卖给商人,用所得再造新船,也可以为户部省点银子。”

康熙点点头,很不错知道废物利用,为国库节省。只是不够全面。“小九,这里面也有弊端,你可知道?”

胤禟仗着自己年龄小不怕皇阿玛忌讳,点点头“关键是怕有些贪官把好的军舰卖了。儿子认为只要有完整的制度,让制度去管理监控,能把这事的危害降到最低。”

康熙今天有听了一个新词,“制度,这两个字怎讲。”

胤禟说,“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而儿臣认为主要分为制宜,就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制定适宜的方式方法;制则,就是制定法度;制立,建立制度;制改,就是所谓制定典章革除弊端。一套完整的制度要比人管人的效率要好的多。不因执行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应该是‘情理法’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法理情’。”

康熙来了兴趣,没想到五岁小儿有这翻见识。“哦,那皇阿玛考你一考,如果你是这天下的主宰,应该如何治国安邦。”

宜妃大骇“万岁爷,这可不是能打比喻的事。小九给本宫住嘴。”

康熙看她害怕,拍了拍她“没事,就是说说。小九,别怕你额娘的,朕叫你说就说。

胤禟想着上上辈子自己领悟的治国理念,今天向皇阿玛阐述有些紧张。

康熙看胤禟有些紧张,“没事,别紧张,今天就是咱们父子聊聊,你还小要是说的不对也没什么。”康熙现在还没准备换太子,只是觉得小小的人想法还挺多。

胤禟喝口茶缓了缓,皇阿玛的强大在他心里根深蒂固,面对他总是有些紧张。“皇阿玛,那儿子就说说,儒家重民,儒学中有丰富的民本思想,这一点历代君主都是有共识的。儒家的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民为本”,即肯定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和决定『性』作用,这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民水君舟”等说为证;二是“以民为本”,即要求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重民、爱民、养民、富民。在孟子看来,要想使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必须让老百姓有足够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至少要让人民达到温饱水平。他说:“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制”与“治”相通,是治办的意思,贤明的君主要让老百姓能够治办足够的家产,全家丰衣足食,这样才能使民心向善。人民如果没有一定的财富,不能达到温饱水平,就容易铤而走险,违法『乱』纪。”

“而儿子看来有一个字它穿越了时空,穿越了一切。那就是一个贪字,它能使满腹才华的人变得人『性』丧失。”

康熙点点头这是每个朝代吏治的大问题。就连他自己也为之烦恼。“说的不错,接着说。”

胤禟接着说,“所以儿子认为应牧民以儒,治民以法。更应该设定完整的制度,考核,督察官吏,同时高薪养廉以施仁政。”

康熙点点头,“你们的事,朕应了。但是得跟着几个人看看。”

胤禟一听这是他之前就想到的赶紧答应,“行,没问题。但要服从指挥,要不大海出事可连人都找不到。”

康熙点点头,“滚吧,臭小子去给你两个哥哥送信去吧。”

热门小说推荐
镇魂街之外挂人生

镇魂街之外挂人生

忽入镇魂,是意外还是宿命?莫名的传承,是棋子?还是变数?小小的灵域又将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远古的旧事,上古的战争,人类又经历了什么?稚嫩怎么蜕变成熟?铁血...

娇气包娘娘的荣华路

娇气包娘娘的荣华路

甜宠!独宠!就是很宠!盛安侯府平妻出的纪三姑娘,长的天仙一般,乖巧伶俐会争宠,祖母父亲偏疼她,就连嫡兄也将她捧在手心嫡姐嫉妒陷害?反手踩着她走上高位。传闻中不喜女色的帝王(愧疚脸)最后悔的是当初没能为桓桓守住男德。娇气包娘娘的荣华路...

兽世娇宠:种种田生生崽

兽世娇宠:种种田生生崽

唐欢欢意外穿越到兽人世界,一进森林就被某个男人敲晕扛回了部落,听说到了冬天会饿死冻死,听说到了夏天会渴死,听说夜晚会有猛兽和其他部落的袭击唐欢欢叉腰道又种了一地番薯,养活你不成问题了扛着...

南宫昊秦雪瑶

南宫昊秦雪瑶

作品简介...

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

简介关于三国一拳万斤力你管他叫文官?穿越三国成为董卓手下的一员军官,开局觉醒万斤神力。大丈夫居于天地间,焉能久居人下?恰逢十八路诸侯讨董,苏云决定不再低调。百骑袭孙坚,败三英,杀穿18路诸侯,名声大噪的他,却遭受西凉集团排挤。苏云毫不犹豫,带着贾诩一起跳曹,成为了曹操手里的两大老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才是一个莽夫该做的!董卓悔不当初!早知道我就好好待他苏云了,我若得他真心相助,联军算个屁!袁绍吾有上将颜良文丑,可斩苏…抱歉,我承认说话大声了点。孙策疯了吧?苏云两米多高一身肌肉,一拳万斤巨力,你们管他叫文官?周瑜夺吾小乔,烧吾战船,大破赤壁火烧孙刘联军,全是苏云所为?既生瑜,何生云?吕布大丈夫居于天地间,岂能…啊!我被文官打了,有没有人为我声?刘备苏云神机妙算又勇武过人,非一方势力可敌,备建议正义群殴!曹操哈哈哈!你们只要不群殴,我就绝不动用军师苏云!蔡琰大小乔甄宓糜贞苏大哥太过完美,实乃良配!苏云在下不才,请相国,赴死!...

这个男人过于优秀

这个男人过于优秀

6北风辍学打工,十九岁在某个黑厂老韭菜的忽悠下,取出辛苦存下来的三万块扎入股市。从此一不可收拾,爆杀神,到二十四岁已经对金钱失去概念财务自由后的日常,生活本该多姿多彩...

1082.html">济世凡医

济世凡医

简介关于济世凡医眼观色耳闻音三指切脉,传统的世界观构筑传统的医学理念,本文没有奇异的能力,没有一掷千金的神豪,有的只是一个平凡的中医人在行医路上的点滴纪实,有的只是一颗为往圣继绝学的初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传统医学守护着华夏的子子孙孙,没落的时代之中,我更希望它能像火炬一样,为我们指引一条回家的路。(特别提示文中提及方药均为情节需要,治病不可生搬硬套,看病请去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