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六章 开中纳银(第1页)

[]

李杰对着外面的军士喊道:“交卷!”

门外的军士直翻白眼,在他的执勤生涯中,还是第一次见每场都这么早交卷的士子,不过碍于职责他也没法说什么,叫来受卷官,刚好还是昨日的那位,受卷官心里也嘀咕,不知这位林解元是自信还是自负呢。

回到林瀚府上,林瀚这次到没有说什么,林澜和林庭昂二人在第二日也交卷了,公文写作对于他们同样不是难题,二月十五日,会试第三场正式开始。

顺贡院外,一众举子静待考试开始,四更一到,经过搜检众人轮流进场。

会试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策问允许减两道,但是要求三百字以上,虽然规定是三百字以上即可,但是实际上每道策论的字数大约都在一千字,因为三百字不足以将论题写清楚。

策问,策是策问,论是议论文,和现代的申论有点类似,以论点为中心的写作,一般题目大多是治国类、伦理类、经济类、文教类、军事武略类,想要答得好,第一要了解题目核心,然后根据问题逐步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夸夸其谈是不行的。

这次策问中的第一题,便是论“开中盐法以纳银替赴边纳粮”,盐在古代属于重要物资,也是暴利。明朝产盐多以海盐、池盐、井盐为主,其中海盐产量最多。

明朝实行食盐官府专卖,是一种间接专卖,先由灶户产盐,然后官府统一收购,盐商在从官府手中购得盐引,用盐引在盐场换到食盐再去官府指定区销售,灶户是专门产盐的差役户,来源除了前朝遗留下来的,还有因罪被判处充当的,以及强制将盐场附近的部分民众划为灶户,一旦入灶籍,世代充任不得随意脱籍。

至于开中法,则是明朝初期战火连连,北方边境区驻扎重兵,由于边大多不产粮食,并且运粮之中损耗过大,边军饷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洪武三年由山西官员奏请,以盐政来解决边军饷的供应问题,让商户由原先纳银换盐改为向边纳粮,然后根据纳粮凭证到盐场换取食盐。

以弘治年间的盐价来看,1oo斤食盐大致在1两左右,边境纳粮大致在一石粟米左右(大约o。6-o。7两左右)可以换得一引2oo斤食盐,即使去除运粮期间的损耗也有将近2倍的利润,如何不让那些商人趋之若鹜。

开中盐法的实行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加上边境自有的军屯,边军饷基本上就解决了,这一政策也从山西开始实行,其后不断推广到其他区,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米。”也是得益于军屯和开中法的实行,晋商(盐商纷纷赴边开垦商屯,减少运输距离)的崛起也得益于开中法的实行。

开中纳粮便一直实行下来,但是食盐的产量是有限的,边境一有战事生便时有盐引,日积月累之下导致盐商守支(盐商纳粮完之后盐场给不出盐,只得等待支取),再加上成化年间朝堂上的乱象,宦官、中官、勋戚无休止的奏乞盐引。

结果导致弘治年间有商人守支数十年,大大的损害了商人开中纳粮的积极性,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程度了,去年朝廷就曾下旨允许商人买余盐以补官引。

余盐就是灶户在定额之外生产的食盐,余盐之前历代都是一直由官府收购,到了弘治二年因为积累下来的守支人数太多,不得不开放余盐,让商人凭借之前的盐引收购余盐,按照守支的年限分批执行。

纳粮换盐所引起的盐商守支问题让开中盐法的运行举步维艰,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成化年间便有纳银中盐的案例,但还未形成法令。

如今朝堂上对于纳银中盐的改革也是备受争议,一方面不得不变,另一方面一旦改为纳银中盐,那么原先盐商在边境开垦的商屯也会因为积粟无用,逐渐荒废,结果必然导致边境粮价飞涨,到时候边的军饷又会成为朝堂的一个包袱。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展,白银流通的范围扩大,如今的赋税也大多折银征收了,如此也不由的让朝堂上的官员兴起了以纳银中盐替代纳粮中盐的想法。

以李杰后世的目光看来,纳银中盐无疑是先进的,原先的纳粮中盐,盐商先是将粮食纳于边仓,领到盐引再去两淮、两浙盐场换盐,不但转运费时费力,还会出现守支问题,资金周转周期大为增加,利润减少,后来徽商的崛起和纳银中盐的实行也是息息相关。

纳银中盐就减去了中间的转运损耗,即使还有守支问题,其资金周转也会缩短,相当于变相了增加了收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

先李杰在策论中先表明纳银中盐是正确的,因为在弘治五年这条影响深远的盐法便会正式实施,所以,如今朝堂上肯定是赞同人数占用上风,肯定便是政治正确。

但是纳银中盐实行的前提条件是要保证边区粮食供应不受损坏,纳粮中盐也不可一朝废除,有限度的开放纳银中盐,同时在源头上需要增加食盐产量,合理的控制盐引放数量,只要解决了守支问题,那么无论是纳粮还是纳银,商人都可以接受。

如何增加食盐产量,以如今的生产力想在技术上大幅度提高产量是不太可能的,只能从调动灶户的积极性着手,李杰先在文中写到,在出身上给予灶户希望,每年在盐场中评选优秀灶户,其后辈子弟可以参加科举,一旦中举便允许其子弟脱离灶籍。

这条也不是李杰异想开,其实明朝乡试应试人员来源十分广泛,未入流官吏、武生、医生、军余、舍人、匠之类,皆得赴试,如今只不过是在其中加上部分优秀灶籍子弟,古人对于科举的渴望乎想象,可以用出身来调动灶户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食盐产量。

其次,在余盐收购价格上适当提高,定额的产量本属于灶户的职责,勿需提高收购价,但是在余盐方面是可以调动的,这样的话,勤奋的灶户一来有脱籍的希望,二来收入增加,积极性会更高。

至于灶户脱籍带来的人手短缺,李杰也在文中写到,先一开始控制灶籍应试名额,集中人员开的技术增加产量,李杰将后世关于海水晒盐的一些经验经过筛选,将适用于现今的方法写在在策问之中,等到食盐产量增加之后,在逐步扩大灶籍人员应试名额。

热门小说推荐
天才御兽师

天才御兽师

寒无邪亦正亦邪,一曲笑天,万兽诚服!她是所有仙人眼中的仙界废柴,在父亲家族受尽白眼,被赶出家族后,她却现,她的身上拥有强大的神秘力量上古天赋!选本命法宝之日,被所有人取笑的废物戒指,竟是上古神器,内有妖孽至极的美男器灵!她的一身仙骨,引来无数兽类想要吃她,她的天赋竟可以让灵兽仙兽神兽从琴音中得到修为提升,在琴音提升修为的诱惑之下,兽兽们竟一个个死皮赖脸的缠着她!花海中突然出一道冲天的蓝色光束,像是什么从花海中诞生,天邪小心的靠近花海中间,目...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本书全文免费神医大佬苏玉婉穿到古代农门从此,被大夫判定终身瘫痪的爹爹站起来了高龄难产的娘亲顺利生产了成亲三年没有怀孕的大姐,再婚一个月后立马怀上了欺负大姐三年的前姐夫,此生再也没了生育能力!家人因为她都变得更好了,坏人因为她都得到了惩罚。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天生神力的无赖糙汉,并从此被他缠上。穿越农门恶汉的旺夫娇妻...

最强妖孽学生

最强妖孽学生

一次意外,王崇获得一门神奇的修炼功法,只要不停被人殴打,就能让自己变得很牛逼,于是我知道你们很想打我,我也很害怕,可我不得不说,求打!...

娃娃乖,军嫂俏,首长负责养崽崽

娃娃乖,军嫂俏,首长负责养崽崽

姜想想被骗缅北之后,意外得到一个神奇空间,可以装万物,跨空间,想去哪里去哪里,还还不是随便收?于是,她顺利在缅北开启一场囤货之旅,囤完之后,回去复仇。结果,却意外穿越成七零小村姑一枚,爹不疼,娘不爱,还时刻想算计她的命,那就不用扯犊子了,该怎么办怎么办。想弄死她的人,必定会先被她弄死。收拾完极品之后,一转头,却现某只极品兵哥哥已经在等待很久了。6见深姜姜同志,亲完记得要负责。姜想想负责就负责吧,就冲着他这个美貌,自己好像也不亏,而且还能去随军,彻底摆脱极品家人,一举好几得,完美。最开始,家属院听说6团结婚了,直接炸开了锅,风言风语满天飞,有说他被算计的,有说他毁人清白的,有说反正就是没有说他们两情相悦的。后来,6见深用实际行动证明,他喜欢她,她也喜欢他,他们就是两情相悦,婚后直接把她宠上天!...

吾妻甚妙

吾妻甚妙

简介关于吾妻甚妙耿星霜做了十四年的耿五姑娘,没想到有朝一日,这排行还得往后挪一挪,更没想到的是,多出的这一位堂姐,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世事的展便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让人难以预料措手不及。在一众堂姐妹们都各自担心自己的终身大事时,耿星霜却是忙着与竹马灵鹄传书。去书倾墨兄,近日府中诸事繁多,心中委实烦扰,寝食难安,衣带渐宽,面黄枯,回书银百两,可购美食衣饰,可置面霜膏耿五额,耿六姑娘气结,她要的是银子嘛,对,她是喜欢银子,但是但是几日后,再次来书,换个称呼,随尔所思!去书倾墨哥哥白色灵鹄背上驮着一册书卷出现在窗前,上书玉瑶山行路记。耿星霜先是一喜,继而心中一凛一寒一惊,咬牙低声骂了一句,提笔刷刷的开始回信,笔锋锐利,张牙舞爪,恨不得眼前就站着那个永远一脸云淡清风的清俊男子,在他脸上刷刷刷的写上三个大字。...

天王出狱

天王出狱

叶尘本是一介布衣,入狱因祸得福,得天王殿姜老赏识,修无敌功,掌天王殿,万人俯!出狱时未婚妻背叛撕毁婚约他选择成就无上荣耀天王驾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天王出狱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