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日子还是一天一天地过着,除了夏小语的奶奶把自家母鸡孵出来的养了一个月的小鸡,送了五只给夏小语养之外,其余的事情,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转眼间,就要过年了。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过年,就是过农历年,也就是过春节。
要说谁最盼望着过春节,肯定是孩子们。看着大人们为过春节准备着各种物件、各种食物,孩子们的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岭南大部分地区,过春节前都会准备一种食品——炒米饼。在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家里,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做这种传统美食。每一户人家的用料不一样,手艺不一样,味道、口感也不太相同。
炒米饼,顾名思义,就是用炒米为原料做成的饼。
米,用的是粘米。先把粘米用水洗干净,然后用簸箕晾干米粒表面上的水分,最后放进大铁锅中翻炒,翻炒的技术和烧火的火候非常重要,要把白米翻炒至金黄的颜色,炒米这一步才算完成。
随后,把金黄的炒米送到磨坊,碾磨成炒米粉。
除了炒米粉,必备的材料就是白糖和油,假如是最穷苦的人家,有这三样材料就能做出炒米饼了。不过大多数人家,都会加上鸡蛋、炒花生碎等。白糖熬成糖胶,和着炒米粉,加入各种配料,捏成一个个小团,压进木制米饼模具后敲出,再放进烤炉烤干烤香。
炒米饼里面放的鸡蛋越多,炒米饼越香、越脆。有家境比较困难的人家,可以少放鸡蛋,然后在和粉的过程中,除了放糖胶,还放白糖,这样的话,炒米饼因为有白糖颗粒间隔,吃起来也会感觉松脆。
为了好吃,那个小团的中间,会有一小薄片的猪板油。夏小语不喜欢吃这样的猪油,每次吃炒米饼时都要把它揭开。后世炒米饼店在这点做了改进,用的不是猪板油,而是鹅油,好吃而不肥腻,连夏小语这种吃不得肥肉的人都能吃进去。
不知为何,夏小语从小就吃不得肥腻的东西,但是她从来不认为这是挑食。挑食,应该是不喜欢吃,不想吃,才不吃的。而夏小语,是吞不下去肥油,每次到了喉咙,就会自动吐出来。
上辈子,别人总是劝夏小语,你这么瘦,应该多吃点。来,吃块肥肉!
小时候,每次摆宴席的时候,小孩子和老妇人成一桌,夏小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一个老妇人把一块满是肥油的肉,夹进夏小语的碗里,那殷切的目光,看得夏小语根本不敢拒绝。夏小语犹豫地夹起那块肥肉,送进嘴里,心里争斗着,终于狠下心,不嚼,直接吞下去,眼角就有了泪花。
长大后,每当夏小语回想起这事,就会觉得自己当时真傻,但是,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真的不懂拒绝。
此时,奶奶正在伯父家,忙着和伯父家的大人孩子们一起做炒米饼,夏小语也过来帮忙了。
小孩子能帮到的忙不多,也就是在炒米饼压进木制模具之后,当大人用刀从模具表面平切一刀,切去多余的粉团之后,孩子们就用汤勺把它压紧,把表面(也就炒米饼的底部)弄光滑。
把炒米饼从模具中敲出来,是大人们的活,也是很需要技巧的,要刚好敲松,小心地把炒米饼堆砌在烤炉中。
这个烤炉,不是后世那种用电的烤炉,而是炭炉,烧的是木炭。
先,准备好一个大竹筐,就是平时挑稻谷挑甘薯用的那种大竹筐。把竹筐洗干净,晒干。然后,准备一个小炭炉,放在大竹筐的中间,竹筐周围的底部放一层干净的稻草,稻草上面铺一层草纸,这种草纸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增白剂之类的物质,也有人用来裹鸡放土窑里烤的。草纸的高度不能高于炭炉,否则会被火点着。
等炭炉里面的木炭点着,火烧旺,把筐里的空气烤热后,就可以开始烤炒米饼了。
一边制作炒米饼,一边堆砌。炒米饼越堆越高,等到炒米饼开始变硬变香,就是烤制成功了,取出来放凉后,就可以放进大的南乳坛子里,慢慢吃,封得好的话,能放好几个月不变质。
做好的炒米饼,大部分留在伯父家,奶奶把一小坛放到了自己的屋子里,夏小语什么时候想吃,就能吃到。
炒米本身就是有去寒湿作用的,炒米饼也不例外,偶尔吃一个,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到了除夕这天,伯父一家一大早就忙着撕旧对联,贴对联,杀鸡杀鹅,还要煮汤圆做早餐,汤圆不是甜的,里面没有馅料,是小颗小颗的糯米粉粒,汤是咸的,用的是煮整鸡整鹅煮出的汤,馅料都在外面,有猪肉粒,有鲮鱼肉剁的肉松,有白萝卜粒,有虾仁,还有鸡和鹅里面的一些内脏,单是馅料,就非常丰富,好好吃。
甜汤圆也有,同样也是没有馅料的,甜汤用的是红糖,是拜祭先祖时要用到的。拜祭完,就能吃掉了。
吃过咸汤圆早餐,夏小语家也是要贴对联的。三堂哥带着一些对联,和夏小语一起来到了夏小语家里,先把旧的对联撕掉,然后再用浆糊(自己用生粉煮成的)贴到门口。在兔舍和鸡舍,还贴了一张:六畜兴旺。
接下来,夏小语继续留在家里照料鸡兔和菜园,然后学习、休息。中午饭是奶奶带过来的。
到了晚饭时间,夏小语又去了伯父家,这次要吃的是团圆饭。比往常丰富了许多。鸡、鹅是必须要有的,鱼也是必须的,取“年年有余”之意。
吃完了晚饭,伯父伯母开始给所有的孩子压岁钱,都用红红的利是袋装着,递给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同时也对长辈说吉利的话,例如恭喜财、万事如意之类的祝福语。
原则上,还没结婚的,都是孩子,都有压岁钱拿,也就是说,三堂哥和四堂哥也是有的。
伯父和伯母各给一个利是袋,大堂哥和二堂哥也分别给了利是袋,奶奶也给了一个利是袋,等到临走的时候,三堂哥偷偷给自己塞了二十元钱。
晚上,回到奶奶的屋子里,夏小语数了一下,一共收到了五个利是袋。伯父和伯母都是给五十元,大堂哥和二堂哥都是给三十元,奶奶给了一百元,再加上三堂哥给的二十元,一共是两百八十元,还都是崭的钱,一般来说,年前,大人们就会从银行里去的纸币,用来给压岁钱。
过一个年,就有了这么多钱,夏小语还是挺开心的,把钱小心地放好,洗完澡,就躺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伯父一家又聚集在一起吃早饭,每个人都穿上了衣服,夏小语也穿上了之前妈妈给买的衣服。堂姐夏小芳朝夏小语炫耀自己收到的压岁钱,说她收到了四百元。夏小语不理会她,她也没办法,吃完就趾高气扬地走开了。
吃完饭,夏小语回到家里,把收到的压岁钱小心地放在自己用针线做的一个钱包里,然后放进那个南乳坛子中,盖好盖子,藏在角落里。同时,还用一个本子作为记账本,记了一下账,这是自己得到的第一钱,得好好利用才是。
简介关于我家师姐都宠我高冷女总裁一开始想离婚,然而又后悔了。七个师姐怒了,你到底离不离,我们还等着师弟呢!...
两界倒卖物资爽文致富架空在经历了被领导穿小鞋父亲病重房东催租女朋友分手等一系列的倒霉事后宋晨终于走了一次狗屎运!!!被假道士坑了188元买来的木珠,竟然让他拥有了来回穿梭两个世界的能力。1971年是一个贫穷的年代,同样也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年代。用粮食布匹就能换到金银玉器几分钱的邮票能卖上天价去废品收购站捡漏名家字画就连不起眼的破木盒子都是宝贝从前摆在宋晨面前的各种困难突然间迎刃而解,原来有钱真的可以解决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从此之后,宋晨的生活不再只有工作和两点一线,惊喜地发现原来日子可以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有钱人的快乐二十五岁之前的宋晨想象不到,但不用担心,二十五岁之后的宋晨同样成为了有钱人!!!...
穿越成了赵匡胤不受待见的儿子赵德昭,对历史不太清楚,对科技也是一知半解的他该如何在这个古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主角武力值天花板,非文士风流向。这是个咸鱼作者臆想出来的故事,非专业,不考究,架空向。简介无力,有兴趣的可以移步正文。德昭大宋...
从拳坛到好莱坞,从拳王到影帝,从扑街到大亨,李察布莱德一直坚信一个道理长得帅的人运气不会差。(美娱文九零年代日常向欢迎同好)...
...
都市重生日常创业多女主人到中年蹉跎一生的林浩被泥头车撞飞了,重生到了2006年。这一年,老妈还在世,胖子家还没破产。这一年,股市正牛,楼市兴旺,遍地是机遇。这一年,林浩十八岁。前世的种种遗憾都不会再发生,所有的机遇都将牢牢握在手里。还有那个躲藏在人群中的宝藏女孩。林浩,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啊?林浩,你把手伸过来!快点!老公,亲亲!林浩懵了!这剧本怎么不一样了!原本只想撩拨一下的林浩发现事情大条了!你好好的学霸不做,天天求我亲亲抱抱举高高?说什么怕打雷?不就是馋我身子吗?说什么够不着背,让我帮你挠痒痒?哎哎哎,你脱衣服干什么啊!林浩我真的只想做个渣男啊!...